证监会:引导各类企业、基金管理机构有序进入商品期货市场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11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姗 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金属、能源、农产品等大宗商品 大进大出 ,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剧烈,实体经济蕴藏着巨大的风险管理需求。 5月28日,证监会期货监管部巡视员鲁东升在第十六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致辞中表示,经济发展面临风险越多,不确定性越大,期货市场越要迎难而上加快发展,努力提供配套的风险管理服务。
鲁东升指出,过去一年,期货界成绩可圈可点。
一是成功推出版原油期货,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破冰前行。2018年3月26日,原油期货在上期所能源中心鸣锣上市,是第一个同时面向境内外投资者开放的特定品种,随后铁矿石、PTA期货等已上市品种也顺利实现国际化,进一步增强了大宗商品价格的国际影响力。商品期货市场的开放大门以此打开,的期货交易所、期货经营机构以及监管部门也开始积极融入国际市场。
二是期货市场运行质量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原油、2年期国债、纸浆、乙二醇等期货品种,以及铜、棉花、玉米、天然橡胶等期权品种的陆续推出,拓宽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在部分商品期货品种上探索引入做市商制度,逐步解决 近月合约不活跃、活跃合约不连续 问题,大力推动产业和机构投资者参与,提升了期货市场的深度。推动 保险+期货 试点扩面,探索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支农惠农的新模式,增强了期货市场服务广大农户的普惠性。
三是期货市场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逐步完善监管制度,坚决抑制市场过度投机,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稳妥处置个体风险,确保期货市场平稳运行,为各类投资者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鲁东升表示,期货市场是管理风险的市场。下一步,证监会将围绕拓宽市场广度、提升市场深度、扩大市场开放、健全市场法治四个方面有序开展工作。
一是加大期货、期权品种供给。推动20号胶、粳米、尿素等期货品种的上市工作,在成熟的商品期货上加快推出期权,规范发展场外衍生品市场,逐步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更为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
二是从优化规则和改善投资者结构入手,促进市场功能充分发挥。根据现货市场发展变化,贴近产业企业的风险管理需要,持续优化合约规则,改善市场运行质量。加强市场宣传和培育,引导各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基金管理机构有序进入商品期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共同发展成长。
三是有序扩大特定品种范围,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总结原油、铁矿石、PTA开放经验,持续优化特定品种规则制度。积极研究将更多成熟的商品期货品种纳入特定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增强商品期货市场服务企业跨境贸易的能力。探索多种开放模式,扩大我国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
四是全力配合《期货法》立法,为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期货法是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开放发展的法律保障。将全力配合有关方面,推动立法进程。